近期,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多地出现“旱涝急转”极端气候,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荆姚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底线思维,早谋划、快行动、严落实,从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责任压实四方面精准发力,全力筑牢防汛度汛安全屏障。
全域清患,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

隐患排查是防汛备汛的“先手棋”。针对今年“旱涝急转”可能引发的河道淤堵、内涝等风险,荆姚镇坚持“隐患即事故”理念,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对辖区34个村老旧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对镇域150公里排碱渠开展清淤、贯通工作,检查修复排水设施,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对风险隐患点进行整改,一一销号。通过“查、改、督”闭环管理,切实将风险消除在成灾之前。

做好隐患排查
整改消除风险

全链备战,夯实应急处突“硬支撑”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夯实物资、队伍双重基础,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按照“分类管理、动态补充”原则,在各村设立防汛物资仓库,储备沙袋、抽水泵、救生衣、强光手电、应急帐篷等物资,建立物资台账,定期检查更新,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时建强应急队伍,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民兵应急排为主体组建50人镇级应急抢险队,每村选拔15—20名党员、青年志愿者成立村级救援小分队。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重点锤炼“快速集结、险情研判、群众转移”等核心能力。与消防救援大队、应急管理局、县医院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确保突发特大险情时“救援力量及时抵达、受伤群众第一时间就医”,切实把应急准备做在前面、落到实处。


全员扛责,拧紧责任落实“总开关”
防汛备汛,关键在“责”。修订完善《2025年防汛工作责任清单》《2025年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包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包村干部、村(社区)书记为网格责任人,村干部、网格员为具体责任人,将防汛任务细化到每一名干部,确保每个隐患点有人盯、每户群众有人联。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配备专用值班电话、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确保信息传递零延误;完善“预警、响应、处置”全流程机制,与气象、水务等部门建立“叫应”制度,一旦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立即启动“敲门行动”,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一对一”转移安置。此外,镇纪委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检查值班值守、隐患整改等情况,对责任空转、工作敷衍的严肃问责,以严明纪律倒逼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