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了刘高潮老师主讲的民俗与华州皮影,在我们大多数人记忆中,皮影就是皮子娃娃,小时候听过,跑到后台看过,没什么意思,哇啦哇啦一句也听不懂。
可是认真听完讲座后,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刘高潮:原吉林大学文学系本科毕业,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博物馆特邀研究员、关中民俗专家,华州区老年大学民俗礼仪学会名誉会长。
皮影:皮影是用兽皮雕刻影人,借光投影幕布,表演的一种戏曲形式,俗称灯影戏,以前用驴皮现在多用牛皮。
华州皮影的起源发展:华州先民田间劳作休息时,捡拾草叶树叶在阳光下耀影影鹐(qian)仗玩耍,休闲娱乐。
它源于秦汉,成于唐,传于宋元,盛于明清,至今已两千余年。
西汉鹐影出自华州,华州当地流传歌谣“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
唐书唐史记载:唐玄宗创办梨园“弄影戏班”“击碗拨弦者皆自华州”,标示皮影戏诞生,艺人尊李隆基为祖师爷。
华州皮影运用“推皮走刀”,就是皮动刀不动的手法,名扬皮影界。具有四个特征:1、造型优美多姿。2、雕刻细腻大气。(头发丝都看的见)。3、染彩绚丽厚重。4、唱腔委婉动
听(唱腔为碗碗腔)。
华州皮影的艺术地位:
1、华州是皮影艺术的发祥地,世界皮影之先。
2、世界皮影源于中国,中国皮影源于陕西,陕西皮影源于古华州。
华州皮影以其精湛优美的艺术形式被誉为:1、中华戏曲之父。2、世界电影之祖。3、科技动漫鼻祖—机器人。4、人类原生态艺术的“活化石”—原始艺术。
华州皮影的传承保护:
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即“国家非遗”。
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皮影生产示范基地。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已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华州皮影中国地理标志性保护产品”。
2020年5月在巴黎成功注册“华州皮影”首个国际商标,成为世界品牌。
皮影文化给人类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皮影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在世界史上还没有被超越的。
1、人类音乐史上的贡献
创建了两大音乐体系“轻音乐”“打击乐”。
一个剧种“华剧”—周总理定名。
2、对文化语言学贡献
在《史记·五帝本纪》《汉书·外戚传》中,讲到同一个故事,“武帝招魂”。一个皮影诞生的故事,200字中创造了三个成语,另有二三百个成语和固定词组都起源于皮影艺术。
“若隐若现”“倾城倾国”“姗姗来迟”
3、对人类科技史的贡献
—小孔成像—投影—日晷—立竿见影—借光显影—手影—剪影—皮影表演—现代电影。
哇哦!讲了两个小时,边听边想刘老师脑子里装了多少知识啊!想不到我们华州皮影还这么牛?,身为华州人,我骄傲我自豪,必须点个大大的赞?
认识一个咱大明塬上的老艺人,姓刘。我上学那会就知道他经常来华县演出,现在依然还干着,应该就是皮影戏。他所带的家伙什类似狙击手带的长长的盒子。
声明:本篇内容多为搬运刘高潮老师文章,旨在让自己学习加深和更多人了解皮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