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薪火,灼灼其华。在这里,少年们沿着朝邑起义的红色足迹,在丰图义仓的斑驳砖墙上读懂家国担当;循着"渭华照金"的革命星火,于黄河岸边的老腔声里聆听信仰回响。从镰山烽火到洛惠渠精神,孩子们以文字为犁,深耕这片沃土;用笔墨为镜,映照初心如磐。当羌白的古钟遇见新时代的晨光,当年少的心跳共振着历史的脉搏,每一篇文章都是对红色基因的深情解码,每一段文字都是对时代使命的热忱回应。在“赤子文心”栏目中,陆续推送大荔学子的优秀文章,让我们循着这些跳动的文字脉搏,触摸青春的温度,聆听信仰
的回响,共同见证新时代少年在传承中创新、在铭记中前行的成长轨迹。
本期文章:观音渡小学六三班 王艺涵
以生命赴使命:邱少云,我心中的红色灯塔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题记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英雄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而邱少云,便是其中耀眼夺目的一颗。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红色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接到潜伏任务,目标是攻击391高地。为缩短与敌军的距离,以便突袭,500余名战士在敌阵前沿的草丛中隐蔽起来。
关键时刻,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旁,迸溅的火花瞬间引燃了他的衣服、头发和皮肉。熊熊烈火迅速将他吞噬。彼时,他身后就是水沟,只要向后一滚,火就能扑灭;或者脱掉棉衣,也能阻止火势蔓延。但他深知,稍有动静,整个部队就会暴露,战友们将面临生命危险。
于是,他咬紧牙关,凭借惊人的毅力,一动不动地隐蔽在烈火之中。他一声不吭,默默忍受着剧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未发出一丝声音、做出一点动作,最终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六岁。
邱少云以生命诠释了何为革命,何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从他的事迹中,我明白了:在国家和民族需要之时,个人的生命虽然渺小,却能因奉献与牺牲而绽放出伟大的光芒。
时光流转,邱少云的事迹已过去多年,但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光芒炽热且永不熄灭。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无需直面硝烟战火,但邱少云等烈士的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责任与担当,应将烈士精神贯彻于日常生活。
学习中遇到难题想放弃时,想想邱少云在烈火中坚守的信念,便再无理由轻易言败;生活里遭遇挫折磨难时,忆起邱少云毫不畏惧的精神,就没借口被打倒后一蹶不振。我们应坚信,秉持优秀品质与无畏精神,就能拨开迷雾,坚守道德底线,成长为身心健康、品德优良之人。
当下,我们的责任是提升自身价值,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对科学文化的兴趣,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每个人的力量或许如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但当所有浪花汇聚,便能掀起滔天巨浪。让我们从这一刻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
辅导教师: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