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薪火,灼灼其华。在这里,少年们沿着朝邑起义的红色足迹,在丰图义仓的斑驳砖墙上读懂家国担当;循着"渭华照金"的革命星火,于黄河岸边的老腔声里聆听信仰回响。从镰山烽火到洛惠渠精神,孩子们以文字为犁,深耕这片沃土;用笔墨为镜,映照初心如磐。当羌白的古钟遇见新时代的晨光,当年少的心跳共振着历史的脉搏,每一篇文章都是对红色基因的深情解码,每一段文字都是对时代使命的热忱回应。在“赤子文心”栏目中,陆续推送大荔学子的优秀文章,让我们循着这些跳动的文字脉搏,触摸青春的温度,聆听信仰的回响,共同见证新时代少年在传承中创新、在铭记中前行的成长轨迹。
本期文章:城郊中学高二9班 上官晨曦
红色文化,民族精神的基石
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饱受列强侵略的弱国到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国,红色文化始终如一条精神纽带贯穿其中。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革命先辈们所积淀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的理想与信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李大钊在绞刑架下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绝命诗,他们用生命诠释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振聋发聩的呐喊,是先辈们坚定信念的写照,正是这样的信念,引领中国实现了从弱国到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用双脚丈量信仰的长度;焦裕禄在兰考治沙“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用生命书写公仆的情怀;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的“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大幕,深圳蛇口的创业者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强音。这些闪耀着奋斗光芒的身影,构筑起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丰碑。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让千万农户第一次成为土地的主人;脱贫攻坚一线,数百万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抗疫斗争中,无数党员冲锋在前,用生命守护生命。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事,得到了人民的一致好评。
如今,时代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担当使命,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直面挑战,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豪迈拥抱未来,以“风雪压我两三年,我笑风雪轻如绵”的从容面对生活。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作为精神基石,吾辈青年必将不负革命先辈所托,让红色文化照亮中华大地。
五千年锦绣山河,风云激荡;三万里雷霆未息,龙腾虎跃。红色文化是我们更深厚的精神底色,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民族精神基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以先辈为镜,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续写红色华章,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辅导教师: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