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2025年秋季新学期即将开始,为深化“双减”成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防范“退费难”“卷款跑路”等损害您权益的问题,切实守护您与孩子的合法权益,大荔县“双减”办向您作出以下提醒:
一、正确看待校外培训,守护孩子全面成长
请始终将孩子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遵循成长规律规划课余生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障孩子参与劳动实践、体育锻炼的时长与充足睡眠;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不盲目跟风攀比,杜绝“抢跑”“速成”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加强亲子陪伴与深度沟通,助力孩子塑造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与乐观心态。
二、掌握“五看一签一警惕”,选择规范培训机构
若您确需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业务,请务必做到以下七点:
1.看办学资质。查看机构是否醒目悬挂合规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确认办学合法性。
2.看教师资质。核实授课教师是否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资质证明,保障教学质量。
3.看培训范围。确认机构培训项目在登记许可范围内,避免超范围经营风险。
4.看收费公示。检查培训机构是否明码标价,公开培训内容、时长、收费项目及标准,接受社会监督。
5.在正式报班前,建议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看看教学场地,选择消防安全、卫生安全、安防设施到位的培训机构。
6.签订培训合同。参训前与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并妥善保管合同。
7.请您不要选择“无照无证”机构。对未经审批的非法经营机构,难以有效监管,安全环境、教师资质、资金监管等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将对家长和学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警惕以“折扣”“优惠预存”“充值赠送”“预付费享优惠”“买一年送一年”等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行为。要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政府部门公文,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按规定,一次性缴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金额不超过5000元。
三、远离隐形变异培训,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和培训安全
警惕以“托管”“研学”“一对一”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违规培训,此类培训无监管保障,存在资金、教学质量等风险。根据教育部《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凡是假借托管班、自习室、教育咨询等名义,利用居民楼、商场、车库等场所开展学科类培训,以及擅自举办培训机构或组织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均属违法违规行为。
教育孩子注意交通、消防、饮食、防溺水等安全事项,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醒孩子留意培训场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在人员聚集较多的培训场所要防范出现踩踏等情况,在参加一些舞蹈或体育培训项目时要谨防发生运动伤等人身伤害。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密切注意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
为了保障您的合法权益,请广大家长自觉抵制违规培训,根据需求理智选择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如您遇到培训难题或发现违规培训行为和安全隐患,可向相关部门反馈,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监督电话:
县教育体育局:
0913—3266049
0913—3266029
县文化和旅游局:
0913—3256878
大荔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