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走进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深入开展金银花产业实践活动。实践中,队员们既穿梭于田间地头,近距离感受金银花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又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参观学习,系统了解产业发展背后的支撑体系。
走进闫家村金银花产业示范园区,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金银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通过与村民们的深入交流,大家了解到金银花的种植历程和发展现状。多年前,闫家村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庄,土地贫瘠,靠天吃饭。后来,在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金银花种植逐渐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该村金银花种植面积已扩展至数千亩,不仅实现了本地村民“家门口就业”,更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在闫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队对金银花深加工产业链有了全面认识。新鲜采摘的金银花需经过精细筛选、自然晾晒、恒温烘干等多道工序,最终转化为金银花绿茶、红茶等饮品,以及护肤品、保健饮用水等多元产品。据厂区负责人介绍,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当地正不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与技术,着力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目前,蒲城县金银花系列产品已畅销全国,赢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实践中,团队也敏锐察觉到产业发展的瓶颈,部分农户缺乏科学种植管理技术,导致产量与品质波动;品牌知名度不足,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也制约着产业升级。针对这些痛点,队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建议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借助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拓宽销路、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吸引资金人才等方式,为这朵“致富花”的持续绽放贡献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