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追踪
  • 旅游信息
  • 食品安全
  • 法制经济
  • 各地民生
  • 文教卫生
  • 环境保护
  • 图说社会
  • 新闻资讯
管理后台
logo
  • 首页
  • 热点追踪
  • 旅游信息
  • 食品安全
  • 法制经济
  • 各地民生
  • 文教卫生
  • 环境保护
  • 图说社会
  • 新闻资讯
管理后台

渭南潼关太要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分类:各地民生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06-13 19:57 阅读:46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2024年6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等83个国家提出的决议,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今年6月10日是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实现交融相亲的共同心愿。纷飞的雪花千姿百态,不同文明也各具风采。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我们要推动彼此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2月7日,习近平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说过:“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人民。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通过真诚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2024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

 

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2024年11月7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2年12月,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2023年9月14日,习近平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贺信

上一篇:渭南蒲城孙镇:赵一德在西安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时强调 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下一篇:渭南临渭环卫:消防安全“实践课”火热开讲

热门推荐

  • 渭南临渭官道镇:明晰权责护青苗 法典护航成长路——官道镇“开学第一课”生动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年龄密码
  • 渭南潼关太要镇:秦王寨社区妇联召开“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妇女议事会
  • 渭南潼关太要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 渭南潼关县民政局关于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的倡议书
  • 渭南临渭桥南镇:樊维斌在调研城区保供和公共安全工作时强调 全力以赴稳供应保安全护稳定 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 渭南大荔:2025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公告
  • 渭南合阳甘井镇甘井社区:“六式”议事协商 赋能乡村基层治理
  • 渭南合阳:省领导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渭南临渭:明晰权责护青苗 法典护航成长路——官道镇“开学第一课”生动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年龄密码
  • 渭南白水尧禾镇:观礼忆峥嵘,共筑强国魂——尧禾镇组织集中观看阅兵仪式

联系我们

13335348892

陕西新旅商食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手机:13335348892

电话:1333534889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服务热线

13335348892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logo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码
官方小程序

联系我们

13335348892

13335348892

客服二维码

咨询热线

新旅商食安 备案号:陕ICP备2025064225号